李大钊带着学生们四处逃散,富贵等人拉着李大钊要他先去南方躲避,没抓到闹事的学生辫子军斥责张丰载,张丰载声称他们一定会去北大。学生们对于清廷复辟十分不满,可
时任教育部佥事的
蔡元培昂首走入教育部,接到他的辞职信
蔡元培夸赞范源濂的聪慧,决定暂时先去天津回避。夜里段祺瑞的讨逆军正同张勋的辫子军打仗,一声声的爆炸声传来,均曼心中很是不安,只做过炸弹的陈独秀肯定这是讨逆军在用炸药炸城门而已。李大钊乘船一路南下上海以躲避追捕,这期间他仍旧同穷苦地百姓们进行沟通和询问,传播着新文化的思想。
延年乔年在上海仍旧勤工俭学,
溥仪再度退位,黎元洪引咎辞职,号称共和功臣的段祺瑞入京,这场复辟的闹剧终于落下帷幕。蔡元培在家中自在的唱着绍剧,浑然不知身后的范源濂和汪大燮。三人嗤笑一番后,范源濂将三样东西交给蔡元培,一是退回他的辞职信,二是段祺瑞给他的嘉奖令,三就是教育部同意北大改革和一揽子北大招聘教育的要求。
时局混沌,蔡元培和北大竟然成了这些政治人士撑场面的香饽饽,三人对北大这块世外桃源都充满憧憬,一同敲定马上复课。蔡元培感慨现在可以安下心来搞改革、搞学术,教育部对北大的改革和经费都已批准,这还真是因祸得福。
文科是改革试点,陈独秀交代现在最麻烦的是现有外籍教授的解聘。许多外籍教授都是教育部管理,北大只是负责发工资,如此对于那些滥竽充数的人处理起来就会很棘手。钱玄同提出对于辜鸿铭投靠张勋参与复辟,很多学生都深深不满,他今日缺席会议恐怕也是因为此事。
蔡元培对此事先行回避,但对于重新选举评议员的事情要提上日程。
这时,鲁迅登门赴当日邀约,两个才子终于在此见面。蔡元培聘任鲁迅来北大兼任教授一职,陈独秀还邀约他到《新青年》当同人编辑,鲁迅深信蔡元培便一口答应下来。一日之内得到两员猛将,陈独秀是大笑而去。蔡元培邀请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,他认为在当下中国看问题深入而尖锐的他鲁迅为其一,他相信鲁迅设计的校徽会让北大一直能够佩戴下去。
陈独秀激动地回到家明日一早就要去上海,均曼赶忙说着买些东西带给延年乔年,结果陈独秀大包小包的拿着足足八个包来到上海,却由汪孟邹处得知胡适回老家办事了,而
易白沙见了孙中山,先生提出一定要打倒军阀,但这谈何容易,他这个共和国的领袖对这些军阀而言甚至都是一个摆设。易白沙思及此,竟是潸然泪下,痛心整个国家都要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