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,马林多次摆脱了严密的监视,他和另一名苏俄共产代表尼克尔斯基分头出发,马林引开所有的监视者,尼克尔斯基顺利地找到了李达。可是尼克尔斯基只会俄语和简单英语,二人无法交谈,这时马林巧妙地摆脱了程子卿的跟踪,及时赶到。
马林的到来解决了问题:他精通俄语和英语,正好是尼克尔斯基和众人的桥梁。众人随后做出了决议:马上召开代表大会,建立中国共产党。回到旅社,马林还沉浸在兴奋中,他不知道,一张网已经张开,程子卿对于马林摆脱自己的监视十分恼火,他决定立即逮捕马林。
就在程子卿准备动手时候,尼克尔斯基冲进了马林的房间,有些会议的细节他需要立即和马林沟通。尼克尔斯基的冲动行为暴露了自己,但也中止了程子卿的行动。程子卿认为马林在自己眼皮底下隐秘地接头,说明将有重大举措。
他决定放长线,钓大鱼。在程子卿的严密监视下,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和李达李汉俊的每次接头都成了智力的决斗:一边要紧密监视,一边想尽办法摆脱。经验丰富的马林在这场角力中占了上风,他每次都巧妙接头,程子卿一直没有发现,在他的监视下,建党的方案已经提出,开会的通知发到了全世界。
长沙,
陈公博新婚燕尔,要求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前往,陈独秀表示同意。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全体成员开会,
来自各地的代表,正向着上海汇集。毛泽东抵达上海,住进了博文女子学校,来自各地的代表也都以“北大暑期考察的名义”先后住了进来。张国焘住进之后,立即担任起了交际的角色,奔波于李达李汉俊与博文女校之间,林大路暗中跟踪,查清了所有人的住所。
陈公博没有住到女校,也住进了大东旅社,当他从张国焘处得知马林也住在大东的时候,要张国焘带他去拜会马林,张国焘带着陈公博,直接找到马林房间,马林十分愤怒生气,认为这样会暴露身份。当张国焘离开大东旅社的时候,他的身后,已经跟上了暗探,张国焘全然不知,带着暗探回到了博文女校。
在博文学校里,各地到来的小组代表和马林等人齐聚一堂,众人都十分高兴,对即将正式召开的大会各抒己见,表明自己的观点,气氛十分融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