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8年,
十月革命的炮声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。
长沙,26岁的
北京,17岁的
杨昌济告知,因为欧战尚未结束,去法国留学可能没有想象得那么快。他答应给大家引荐蔡元培,让他帮忙联络华法教育会。夜深了,众人挤在杨昌济家的地板上打地铺。蔡和森对毛泽东说:“我们出国要半工半读,并成立自己的组织,改变中国。
” 方家胡同华法教育会,会长李石曾的答复让毛泽东、萧子升、蔡和森颇为失望——要想去法国,还得赚到一定的钱才行,起码能买得起去法国的船票,华法教育会只是一个帮助留学的机构,没有能力出资让这么多人出国。
毛泽东将情况告知新民学会的会员,众人有些消极,毛泽东鼓励大家用意志来战胜困境。萧子升读诗励志,杨开慧见是她喜欢的诗句,随口而接,并问出处,经萧子升说明,杨开慧才知道此诗原为毛泽东所做。杨昌济告诉毛泽东他们,已通过蔡元培找李石曾交涉,李石曾勉强答应送三个人出去。
众人为难了。毛泽东表态——只要有一个人没走成,自己就不会走。众人决定先找个房子,在北京留下来。杨母和杨昌济商量,她想留一个在家做帮手,最后让毛泽东留下,杨开慧心头暗喜。北京国会礼堂,
徐世昌一副谦逊退让的姿态,段祺瑞对徐世昌的扭捏作态颇为不满,再次发电“劝进”。徐世昌一番权衡,终于答应。北京,徐世昌到达自己的宅邸,便向内务总长
民国七年十月十日,国庆纪念日这天,徐世昌接任冯国璋,正式成为中华民国总统。徐世昌就任总统后,任命钱能训为国务院总理,段祺瑞保留参战督办一职。1918年11月11日,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。